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家观点

广德福:城镇化里谋求现代化城镇化中寻觅乡愁

发布时间:2014-11-05

 “三农”情怀与对城镇化的认识
  记 者:据我所知,2013年1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召开,新型城镇化的概念得到了广泛的认同。而您在2007年比较系统的提出了中国特色城镇化的概念框架。您为什么会对中国城镇化产生浓厚的研究兴趣?您对城镇化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广德福:对中国城镇化的研究首先是源于我的农民情结。我出生在黑龙江省双城县,家乡在青岭乡正白三屯。家乡南部有拉林河支流环绕,有北甸子和南甸子的湿地,鸟鸣草香,小河流水,野花摇曳。在孩提时代,我常常在暑假或寒假随同哥哥回到农村老家,家人和乡亲的真诚和爱心温暖滋润我幼小的心灵。浓浓的爱心与和谐静谧的自然环境积淀了我对农村的美好记忆。关注亲人的生活,关爱家乡的建设,关心农业的发展,成为融入我血液中的农民情结。
  其次源于我对中国社会与经济发展的思考。党和国家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把熟悉“三农”作为必修课,把熟悉国情、民情、农情作为一项基本功。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常说,“对‘三农’工作始终要有激情,对‘农民’要有感情”。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农民问题,中国建设改革发展的根本问题也是农民问题。中国的现代化必须要解决好“三农”问题,“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中国的城镇化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路径。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产业的现代化,也谈不上工业化;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城乡一体的民生的现代化;没有农民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人口素质的现代化。
  对中国农村城镇化的认识我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记得第一次乘火车是6岁时候母亲带我去哈尔滨舅舅家。当时我趴在列车窗口望向窗外,看着铁路两边的景色变化,抬起头来问母亲:“什么时候能到市里啊?”母亲慈爱地回答我说:“什么时候看到高楼和柏油路了,就是市里了。”高楼与草房,土路和水泥路,就成了我对城乡差别的最初印象。
  20世纪80年代在西安学习与工作的时光里,通过对比古今城镇建设,我对城乡差别有了进一步的思考。认识到城市高楼与草房、水泥路与土路背后是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的差别。古城西安是我国古代城镇化发展中的里程碑。西安古城墙内的区域以古代居民生活、商业等功能分区的规划得到了相当完整的保护。古时长安作为都城,以安全防卫因素为前提,以经济发展因素为导向,以文化和环境因素为支撑,充分考虑长安较为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这些都让我惊叹于中国古人对城镇化的理解与实践。
  新世纪之初在海外三年的工作经历让我有机会能够开阔眼界,了解国外城市发展的状况。担任外交官期间,我时常有机会赴巴黎、罗马、哥本哈根、莫斯科、圣彼得堡等欧洲许多著名城市及附近乡村参观访问,欧洲和俄罗斯的城市化发展与田园风光,共同谱写了城乡一体的和谐画面。我认识到,现代化未必都是“最高”、“最大”的高楼大厦及立交桥,田园风光折射出人与自然的和谐、民生的幸福安康与经济社会发展,更能体现现代化的人性光辉。
  近二十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快速发展的黄金年代,作为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中国北方的经济贸易中心,北京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城区环形交通由1993年的二环路发展到2009年的六环路,城区轨道交通由只有1号线、2号线到现在共有17条运营线路;城区常住人口由1000余万增长到目前的2200多万。在为城镇化日新月异惊叹、欣喜的同时,城市规模膨胀所带来的各种城市病也触动了我,促使我对未来中国城镇化发展进行了更深的思考。2005年5月,我考入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攻读社会学博士学位,有机会系统研究中国城镇化道路发展问题。跟随导师宋宝安教授学习之后,我的思路越来越清晰,这本专著就是我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编撰而成的。
  城镇化理论的创新点
  记 者:您在城镇化理论的阐释方面,有何创新之处?
  广德福:关于城镇化理论方面目前国内文献多局限于对实际经验的总结和以定性为主的分析上,而国外的相关文献大都以数量分析的研究为主,大部分是基于国外情况的理论模式,对中国现实仍缺乏足够的解释力和说服力。因此,如何更为全面地吸收国外先进的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并在充分理解中国实际的基础上,构建起更有效的城镇化理论体系不仅有利于中国城镇化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也能为世界城镇化研究提供更为丰富的成果,本书的研究试图在这些方面做一些努力和尝试。它创新之处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本质的认知是研究的前提和基础。本书主要以城镇化而不是以农业、农民或者工业化作为研究的主题,更多地关注城镇化的内在规律、城镇化与经济发展、城镇化与人的发展、城镇理想以及城镇文化等本质问题进行了哲学层面的分析和探讨。二是系统阐述了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的要素配置与动力机制。中国的城镇化发展道路之所以不同于其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道路,就在于要素资源与动力机制的差异。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力、资本、土地等要素的发展路径与配置机制以及城镇化发展的特殊动力是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特色。三是试图通过本书构建一套更能全面反映中国特色城镇化水平发展真实状况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目前城镇化水平评价的众多指标和指标体系中,单一指标过于简单,不能满足城镇化发展现状的要求,复合指标要么过于烦琐缺乏实用性,要么不够完善,对某些重要的方面没有衡量,缺乏科学性。
  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
  记 者:下面想就您书中涉及到的一些理论问题和观点作进一步的探讨。我们最想了解的是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应是什么?
  广德福:农业现代化、工业化、信息化及相互间的影响作用,共同构成中国城镇化的综合动力机制。这其中的各个环节并非孤立,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共同形成一个连续统一的动力机制,推动着中国特色的城镇化进程。
  农业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是全方位的,一是农业为城镇人口提供生活所必需的粮食、蔬菜、油料等农产品;二是农业为城镇工业提供原材料;三是农业为城镇工业的发展积累原始资金;四是农业为工业化提供市场;五是农业为城镇的发展提供劳动力。
  工业化对城镇化进程的创造和推动作用十分明显,一是劳动力、资本等要素在利益驱动下从低利润地区向高利润地区流动,高利润地区形成工业企业聚集区,构成了城镇化的开端。二是工业发展要依靠规模化与专业化,引导企业资源、要素的空间聚集,工业布局为城镇发展创造条件,构成城镇化的实质内容。三是工业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形成协调发展的产业链,推动城镇扩张,强化城镇的聚集与扩散功能。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提升农业现代化,在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品种质量、优化生产要素等方面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
  城镇化发展评价与动态监测
  记 者:城镇化建设效果如何,需要一定的评价体系。您在书中强调大拆大建不是正确的城镇化道路,您认为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指标体系及动态监测系统应该是怎么样的?
  广德福:构建合理的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并客观测算城镇化水平是定量研究中国城镇化问题的基本前提。根据可持续城镇化的理念,城镇化发展是人口、经济、文化、社会和环境价值综合提升的过程,因此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应从城镇化质量的角度出发,综合分析经济、人口、地域景观、社会生活、环境状态等多项指标。城镇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是对城镇化结果的静态测度,有助于反映某一时点上城镇化发展的基本情况,但要进一步把握城镇化发展的动向和未来趋势,则需借助于城镇化动态监测系统。城镇化监测系统是包括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制度政策、科技教育等旨在反映城市经济与区域经济之间交流情况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这一系统不仅可以把握城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而且通过考察其与城镇化水平的传导关系,可以预测城镇化发展趋势,并根据需要作出相关预案,使城镇化朝着良性方向发展。在这方面,浙江省云和县科学分析自身实际,综合考虑各项城镇化评价指标,积极实施“小县大城”战略,探索出了一条兼顾产业、民生、生态的高质量城镇化可行之路,城镇化率从2000年的不足20%攀升到2010年的62%。
  国外城市化经验与思考
  记 者:国外城镇化发展的实践为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提供了哪些经验借鉴和教训参考?应注意哪些问题?
  广德福:欧美发达国家通常表述为城市化发展,发展城镇化是中国特色。虽然国与国情况不同,但世界城镇化进程呈现一定趋势——人口与经济活动的集中、城镇的成长和经济结构的转变。这种进步性和不可逆性为我国的城镇化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国际经验。城镇化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是我国发展必然要遇到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推进城镇化必须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出发,遵循规律,因势利导,使城镇化成为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发展过程。
  一是在城镇化过程中,国家干预代替不了市场机制的支配,政策的制定与贯彻必须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镇化运行规律,否则城镇化将不可避免地走上畸形的发展道路。
  二是把我国的城镇化推向世界经济的舞台,积极参与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分工与交换,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引进、吸收和消化国外先进技术。这也是落实中央提出的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
  三是过多强调追求城镇人口比例并不可取。一味追求城镇人口比例的上升只会导致中国出现第二个墨西哥城、孟加拉等。鉴于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人口爆炸也并非天方夜谭。我始终认为,并不是每个城镇都要长成巨人。我国的城镇化进程需要的是打破二元结构,需要将城镇的承载能力、基础设施建设、劳动力吸纳能力、农民工的法律保护等问题通盘考虑在内。
  四是兼顾生态效应。当初,发达国家走过了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进行城市化建设,过程曲折,代价很大。如今,一方面发展中国家所处的环境已经污染严重,另一方面低下的生产效率和落后的生产技术都使发展中国家无力保护生态环境。因此,我国应该引进国外低污染、低消耗的开采技术,引进及开发治理污染的技术。
  五是结合发达国家的城市化道路,培养“核心城市”、“卫星城镇”、“城镇带”等符合世界主流发展方向的城镇模式。
  六是必须高度重视城镇化过程中的城乡统筹和协调发展。以新型工业化道路支撑城镇化,以城镇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发达国家的一体化是伴随着工业化过程实现的,不仅有人口和生产要素由农村向城市的集聚,也有先进生产要素和先进文化由城镇向农村的辐射,城乡逐步走向融合。反观一些拉美国家,他们在城镇化进程中长期忽视农村和农业发展,造成农村凋敝,城市失业和大量“贫民窟”问题。
  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道路和模式
  记 者:从世界城市化发展情况来看,城镇化发展战略问题是很重要的,如果我们选择了错误的城镇化发展战略,其后果是致命的。中国特色城镇化之路是什么?您能概括说明一下吗?
  广德福:2013年1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其中“要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表述让人不由得遐想起未来美好的生活方式。这是人们的一种期待,当这种期待被正式写入中央城镇化的规划文件,人民的期待就变成了政府的决策。记得住乡愁不仅是一个诗意的句子,更是民意在政府决策里的诗意呈现,中国到底选择什么样的城镇化道路,是关系到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城镇化归根结底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我们所追求的城镇化应当是可持续的城镇化。中国的特殊国情及其所面临的国际环境,决定了我国的城镇化应沿着人口城镇化——乡村城镇化——城市现代化这一路径,走出一条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多元并举的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在人口城镇化方面,城镇化归根结底是“人”的城镇化,只有切实保障了农民权利,实现农民就业、住房、社会保障、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镇化的发展成果才能惠及全体人民。
  在乡村城镇化方面,乡村城镇化是使乡村的生产手段、生活方式、文明水平和精神文明程度达到或接近城市水平。乡村城镇化是城镇化的逻辑起点,是统筹城乡的必然结果。要在政府引导下通过市场机制发展小城镇,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发展特色小城镇。
  在城市现代化方面,城市现代化是城镇化这一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一个阶段,是城市自身运动的最终表现和城市存在的最高形式。在推进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的过程中一是要务必兼顾城镇化的速度、质量、节奏与城市现代化的协调。二是对现有不同规模的城市作出各有侧重的发展定位。三是城镇化、城市现代化与制度建设的同步。四是注重城市个性。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城市面貌和产业的趋同化。
  在发展模式上,兼顾我国城镇化的阶段性、多元化特征才能实现和谐发展。一是要根据不同阶段的特征制定不同的城镇化方针。我国目前总体进入了城镇化较快发展的阶段,东部部分沿海地区已经进入了城镇化发展后期阶段,中部地区总体进入了城镇化中期阶段,而西部地区尚处于城镇化初期阶段。二要城镇化在实践中是多元化的。由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所处的阶段、面临的问题、城市发展的基础和水平等具体情况千差万别,因而在城镇化上会表现出不同的区域特色。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我坚信:可以预见,在不远的未来一大批有传承文化、有历史记忆、有地域特色、有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将现身于华夏大地。走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标志,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目标!

主管单位:国家农业农村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

电话:18201639572(秘书处) / 13901154762(秘书处)

邮箱:cnrea_2022@163.com

版权所有 中国农民企业家联谊会 京ICP备2021009424号-2 技术支持:奥讯软件 数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