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庆《规模经济、规模报酬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4-12-16
许庆《规模经济、规模报酬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问题研究——基于我国粮食生产的实证研究》
规模经济、规模报酬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问题研究
——基于我国粮食生产的实证研究
许 庆 尹荣梁 章 辉
内容摘要:有关规模经营的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和政府部门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基于一个随机抽样的来自我国粮食主产区5省100个村庄1049个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分别从投入产出和生产成本两个不同的角度全面考察了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品种生产规模经济的存在性。实证研究表明,在考虑土地细碎化的影响后,我国粮食生产总体上而言规模报酬不变。由此可见,如果政府单纯出于提高粮食产量的目的而大规模推行规模经营的政策显然是不可取的。同时发现,除粳稻外,扩大土地经营规模对单位产量生产总成本均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成本降低与经济效益提高实质上是一致的。因此,农业经营规模的扩大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
关键词:规模经济 规模报酬 适度规模经营
一、 引言
以均田承包为主要特征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我国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农民收入的快速提高和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作出了贡献,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制度绩效。但是随着这一制度安排改革效应的逐渐释放,其不足之处,如土地细碎化经营、难以与市场接轨、比较效益低下等问题渐露端倪。1996—2007年期间,除棉花和油料作物外,其他农产品的净收益均有所下降。有些农产品甚至出现了亏本(韩俊等,2008,第97页)。尤其是粮食生产远低于种植经济作物和外出打工的收益,并最终造成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大批粮田撂荒、粮食产量增长缓慢,甚至滑坡的严峻局面(俞可平,1997)。而且未来通过农产品价格政策来促进农业生产增长的政策操作空间和效应将会变得越来越小,因为它同国家市场化改革方向以及同中国入世所做的承诺相悖。近年来随着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增大和全球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速,我国粮食和农业生产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国际市场竞争压力。[2]以来,中央连续在若干重要文件(例如历年的“一号文件”)和若干《决定》中多次提到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说明农业规模经营问题的重要性和中央对其重视程度。在我国目前情况下,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追求的政策目标是什么?到底是放在粮食产量的提高上还是在农民收入的增长抑或两者兼有?显然,这个问题关系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的方向,又是一个迄今仍含混不清的问题(农业部农村改革试验区办公室,1994)。而对农地规模经营效果的评价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评价目标和标准的选择。事实上,规模经营的制度安排,撇开其政治目标不说,在制度安排的经济目标的预期上,经济当事人(农户)与政府决策者是不相一致的(张红宇,1994)。从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的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来看,政府寄希望通过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达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提高农民收入的双重目标。而长期以来粮食生产的比较效益低下,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目标未必一致(彭克强,2009)。“谷贱伤农”的现象时有发生。对农户而言,扩大土地经营规模并不单单只是为了降低单位农产品的生产成本或是增加农产品产量,降低成本、增加农产品产量只是增加收益的一种手段而已,增加经营的收益才是最终目的[4]。另一方面,关于我国农地经营规模对粮食生产成本影响的定量研究仍寥寥无几。一个例外是Tan et al.(2008)基于江西省东北部331个水稻种植户调查数据,在研究土地细碎化对生产成本的影响时得出的一个结论。他们发现:每增加一亩地种植面积,就能带来每单位产量1.4%生产成本的降低。但是,仅从单位产品成本降低的角度(这里指规模经济概念)并不能完全解释农户经营规模变动的规律(许庆、尹荣梁,2009)。
由此可见,现有很多关注规模经营效果的文献往往忽略了适度规模经营的目的及政府和农户追求目标的不一致。并且已有的定量研究多以传统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模型为主,所依据资料也存在着问题。这些资料或样本覆盖范围太小(往往以某一特定地方数据为例),导致数据代表性不足;或采集时间过早,致使研究并没有产生令人信服的一致结论。总体上来看,从农户层面出发分别对我国各个主要粮食品种进行规模经营问题的定量研究虽已有些,但从长期平均成本角度来测算农地规模经营是否存在规模经济的研究至今尚未见到[6](returns to scale)这两个核心概念进行清楚的界定和厘清。因为学术界和理论界对于农业规模经营的目标及评价指标选择上存在着误区。评价农地的规模经营究竟是以规模经济为目标,还是以规模效益为目标,很多文献在讨论之前并没有对此作一清楚地说明和界定;或者把规模经济与规模报酬递增两个概念直接等同,使得某些研究成果产生了一些分歧和误解。而对农地经营规模问题的讨论应该建立在对这两概念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和界定的基础之上,才会使各种争论和探讨具有意义。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对“规模经济”作了权威性的定义,表述为“考虑在既定的(不变的)技术条件下,生产一单位单一的或复合产品的成本,如果在某一区间生产的平均成本递减,那么,就可以说这里有规模经济。”(伊特韦尔等,1996,第84页)。在我国经济学家胡代光和高鸿业合著的《西方经济学大辞典》中对“规模报酬”给予的解释为“在既定的技术水平下,当所有投入物的数量发生同比例变化时产量的变化率,或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化时,所能得到的产量变化(2000,第68页)。”从定义上可发现两者存在一定的联系和区别,不可混同而用。由于规模报酬的条件比规模经济严格,规模报酬反映的只是全部投入要素按比例增加时产出的变化,但在实际生产中,更多的情况是投入要素并不一定按比例发生变化。而规模经济则涵盖了投入要素非比例变化的情况。所以,规模经济分析包括了规模报酬变化的特殊情况。其次,规模经济讨论产出变动和成本之间的关系;规模报酬则讨论投入要素按相同的比例发生变动对产量的影响。再次,规模经济从平均成本下降角度来衡量,属货币价值层面的分析;而规模报酬的变动是通过生产技术函数来表现的,属于实物层面的分析。
按规模报酬变动方向的不同,规模报酬可分为规模报酬不变、规模报酬递增和规模报酬递减三种情况。其中,规模报酬递增概念与规模经济密切相关。规模报酬递增是产生规模经济的一个原因。如果生产处于规模报酬递增的阶段,那么,随着生产产量的增加,它将使用的每单位产量的要素数量就会越来越少。在生产要素相对价格及技术水平保持不变情况下,规模报酬递增会产生规模经济的现象。这种情况下,成本上升的幅度小于产量上升的幅度,平均成本下降。因此从这个层面上来理解,规模报酬递增有时又可以称为规模经济。Truett和Truett(1990)也论证了除非在生产函数某些部分显示出规模报酬递增,规模经济就不可能存在。但规模经济要比规模收益递增有更为普遍的含义,二者并无对等的关系。因为规模报酬递增只是造成规模经济的原因之一而已,除此之外,还有其他货币上的原因;例如:管理成本的降低、大量采购原材料折扣优惠及更容易获得信贷支持等,都是发生规模经济的原因。另外,当要素价格随产量发生变动时,即使生产处在规模报酬不变(甚至规模收益递减)阶段,规模经济也可能存在,只要投入要素价格能够降到足够低的水平(Cohn,1992)。但是,规模经济并不要求规模报酬递增一定存在。由此发现,规模报酬递增是规模经济一个充分而非必要条件。
适度规模经营来源于规模经济,指的是在既有条件下,适度扩大生产经营单位的规模,使土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配置趋向合理,以达到最佳经营效益的活动。从理论上讲,所谓“适度”应以粮食产出的平均成本是下降了还是上升了来衡量(农业部农村改革试验区办公室,1994)。克服农地小规模经营的弊端,扩大经营规模获取规模经济效益构成了我国实行农地规模经营的逻辑起点。而规模经济产生的原因可以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寻找,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存在着生产要素投入同比例变化、耕种的土地面积扩大、零散土地改整等三种情况所带来的内部规模经济,和直接生产过程之外的公共设施、市场集聚、产业关联等规模变动的效益流入所带来的外部规模经济(蔡昉、李周,1990)。一般认为土地的规模报酬递增来自某些投入的不可分性(姚洋,1998),比如灌溉水井和设施以及一些大型农用机械。这也是内部规模经济产生的原因之一。在目前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下,农户是我国农业生产的基本单位,也是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因此,在农户水平生产环节发现存在规模经济现象,意味着加总农业生产水平也会存在;反之,则不然。因为,如果在农业生产部门发现规模经济,农户水平未必就存在规模经济,有可能是外部规模经济(如在产品销售、要素购买和信贷取得上具有规模经济性)所引起。由此看出,只要在农户水平上对粮食生产进行研究,是否存在规模经济或规模不经济才能够被充分分析。而高质量的具有全国范围代表性的农户调查数据对相关政府部门制定正确的土地制度政策和农业发展政策是十分必要的。
三、 计量经济模型与数据来源
先前的多数研究(Fleisher and Liu,1992;Lin,1992;Yang,1994;等)采用加总数据进行分析,而在实际中,农户有可能通过在不同地块之间改变种植品种从而导致产量发生增减。由此产生的结果可能是农户家庭拥有的土地面积不变,但农作物总产量却增加了好几倍(或减少),从而以加总数据为分析基础的研究会错误得出存在规模报酬递增(或递减)的结论。同时加总的数据往往导致信息丢失、无效和对计量结果产生偏差(Wan and Cheng,2001),Carter et al.(2003)分别通过采用农户水平数据、国家和省级水平加总数据对中国农业生产率增长进行了测算,也证实了加总数据会模糊真实状况。由此看出,只要在农作物具体品种水平上进行研究,对是否存在规模经济或规模不经济问题才能够被充分分析。为了检验我国粮食生产规模经济的存在性和扩大经营规模对生产成本的影响,我们将使用以下农户模型进行分析检验。
1、 经营面积、土地细碎化与粮食产量:农户投入产出模型
超越对数(Translog)生产函数对规模经济和要素替代弹性不施加任何限制条件。一般地,就替代可能性而言,对于任意的生产技术,该函数都能较好地近似。因而成为一个在规模经济问题的实证研究中得到普遍应用的方法。
为了从投入产出角度测算出粮食生产规模报酬的情况,我们将采用以下Translog模型进行分析:
各变量的概念和具体内容如下:
产出[8]为计量单位。劳动投入量主要包括家庭用工、雇工和亲友换工等三部分用工数量,同时劳动量按照实际记录的天数,对男整劳、女整劳和半劳分别采用1.0、0.75、0.5的权数加以测算加总。[10]
由于中国各省行政区域土地面积和人口密度不同,导致地区之间耕地拥有状况分布差异较大。在调查的五个样本省中,吉林省户均耕地面积(20.26亩)最大,四川省为最小(户均只有3.21亩)。同时四川省土地细碎化程度最为严重(户均地块数有8块之多,且每块土地面积仅为0.62亩)。样本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绝大部分(80%及以上),是我国5个主要的农业大省。但由于各省自然禀赋、农业气候状况都不尽不同,造成其主要作物亦不相同。河南省以小麦生产为主,吉林省则以玉米种植为主,江西和四川则以水稻生产为主,而玉米和小麦则是山东的主要农作物。
表 1 各样本省耕地分散化程度、主要农作物生产及区域分布情况
省份(样本数) | 农户家庭耕地经营情况 | 粮食作物1 占总播种面积 比例(%) | 主要农作物占粮食播种面积情况 | ||||
户均耕地面积(亩) | 户均地块 数目(块) | 平均地块 大小(亩) | 水稻2所占 比例(%) | 玉米所占 比例(%) | 小麦3所占 比例(%) | ||
河南N=210 | 7.10 | 3.09 | 2.41 | 87.62 | 0.43 | 26.21 | 53.37 |
吉林N=201 | 20.26 | 3.34 | 6.75 | 96.27 | 19.35 | 65.99 | 3.02 |
江西N=207 | 7.04 | 6.31 | 1.46 | 85.09 | 99.10 | 0.31 | 0.00 |
四川N=200 | 3.21 | 7.99 | 0.62 | 82.65 | 53.57 | 12.18 | 22.8 |
山东N=231 | 6.04 | 2.49 | 2.72 | 79.85 | 0.26 | 46.95 | 46.54 |
注:1.粮食作物除包括水稻、小麦、玉米、高粱、谷子及其他杂粮外,还包括薯类和豆类;2.水稻包括早籼稻、中晚籼稻和粳稻;3.小麦包括冬小麦和春小麦。
为了适于本研究,需要对数据作一些调整和处理。一般来说,农业生产的成本主要分为七部分,一是土地费用;二是人工成本;三是机耕机灌费用;四是种子费用;五是化肥和农药费用;六是植保等服务费用;七是收割和运输费。后5项构成了物质和服务费用。
其中,人工成本是指生产过程中直接使用的劳动力的成本。包括家庭用工折价和雇工费用两部分。根据《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附录一主要指标解释中对“家庭用工折价的定义,是指生产中耗费的家庭劳动用工按一定方法和标准折算的成本,反映了家庭劳动用工投入生产的机会成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司,2005,第686-697页)根据农产品成本核算办法规定:某年家庭劳动日工价=本地上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本地上年乡村人口数÷本地上年乡村从业人员数)÷全年劳动天数(365天)
通过在《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可查到样本省的乡村人口数、年末乡村从业人数(相当于2001年以前统计口径的乡村劳动力数)、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三个指标的数据。依照上述公式可计算出2000年各省劳动日工价。具体河南省为9.60元/天、吉林省是14.24元/天、江西省是12.01元/天、四川省9.23元/天、山东省13.58元/天。
土地成本(亦可称为地租)是指土地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投入到生产中的成本,包括流转地租金和自营地折租(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司,2005,第697页)。因为在2000年时,样本省当地很少发生农用地转包或集体机动地承包现象,即使已发生流转的现象不具有代表性,因此本研究把各地区耕地承担的农业税水平(分摊到该品种上)和土地承包费作为自营地折租参照值。
另外本研究涉及到每斤现金支出、每斤生产成本计算公式如下所示:每斤现金成本(支出)=(每亩物质与服务费用+每亩雇工费用)÷每亩主产品产量,每斤生产成本=(每亩物质与服务费用+每亩人工成本+每亩土地成本)÷每亩主产品产量
虽然2000年调查农户的总数为1049个,不过,由于各样本户种植具体作物之间存在差别,同时有些调查数据缺失及存在异常值,则该农户的观察值就被剔除了。投入产出分析中实际使用的观察数具体见下表2所示。我们可发现,土地细碎化最为严重的是早籼稻,平均每户耕种5块不连片的耕地。尤其要注意的是,其中一些种植中晚籼稻的农户甚至要在33块地块进行生产耕作。限于篇幅,本文有关生产成本模型的变量描述统计值在此不再给出。
表 2 模型中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特征
农作物 | 各变量 | 测量单位 | 平均值 | 均方差 | 最小值 | 最大值 |
春小麦 (有效样本容量N=98) | 产量 | 斤 | 913.082 | 804.787 | 80 | 4000 |
播种面积 | 亩 | 2.024 | 1.429 | 0.2 | 6.0 | |
劳动时间 | 标准劳动日 | 23.515 | 19.416 | 3.5 | 121.25 | |
资本 | 元 | 209.10 | 255.140 | 14.8 | 1880 | |
土地块数 | 块 | 3.153 | 2.102 | 1 | 11 | |
冬小麦 (有效样本容量N=509) | 产量 | 斤 | 2847.538 | 3582.719 | 70 | 66400 |
播种面积 | 亩 | 4.128 | 4.461 | 0.1 | 80 | |
劳动时间 | 标准劳动日 | 37.069 | 28.375 | 2.5 | 175 | |
资本 | 元 | 698.829 | 926.075 | 18.5 | 16778 | |
土地块数 | 块 | 2. 355 | 1.501 | 1 | 10 | |
早籼稻 (有效样本容量N=190) | 产量 | 斤 | 3729.153 | 2086.339 | 650 | 11000 |
播种面积 | 亩 | 5.177 | 2.971 | 0.9 | 19.2 | |
劳动时间 | 标准劳动日 | 66.339 | 47.813 | 3.5 | 278.75 | |
资本 | 元 | 776.30 | 505.024 | 71 | 3634 | |
土地块数 | 块 | 5.058 | 4.640 | 1 | 30 | |
中晚籼稻 (有效样本容量N=330) | 产量 | 斤 | 3594.239 | 2227.410 | 300 | 12800 |
播种面积 | 亩 | 4.409 | 3.161 | 0.5 | 20.7 | |
劳动时间 | 标准劳动日 | 59.381 | 46.533 | 4.625 | 255 | |
资本 | 元 | 612.16 | 587.663 | 40 | 6035 | |
土地块数 | 块 | 4.564 | 4.114 | 1 | 33 | |
粳稻 (有效样本容量N=126) | 产量 | 斤 | 3572.754 | 2513.248 | 480 | 14000 |
播种面积 | 亩 | 3.635 | 2.433 | 0.4 | 14.3 | |
劳动时间 | 标准劳动日 | 47.263 | 39.364 | 3 | 164.5 | |
资本 | 元 | 983.68 | 1823.288 | 56.5 | 19597 | |
土地块数 | 块 | 2.873 | 2.466 | 1 | 11 | |
玉米 (有效样本容量N=548) | 产量 | 斤 | 4213.055 | 5361.072 | 80 | 56940 |
播种面积 | 亩 | 5.421 | 6.657 | 0.2 | 73 | |
劳动时间 | 标准劳动日 | 39.447 | 34.719 | 2.5 | 240 | |
资本 | 元 | 599.09 | 710.981 | 16.4 | 6411 | |
土地块数 | 块 | 2.093 | 1.535 | 1 | 17 |
四、 实证研究结果
(一)农户投入产出模型
因为所用数据为农户一级的调查资料,考虑到模型的随机干扰项有可能存在异方差,为避免用OLS法所估计出来的参数的标准差有误;故使用White异方差一致协方差修正参数估计量的标准差方法对各参数值进行估算。在实证过程中,首先我们对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和Cobb-Douglas生产函数设定进行了零假设检验,即相对所有的i、j而言,γij=0时的F检验。由表3知,除中晚籼稻生产函数模型接受原假设外,冬小麦、春小麦和早籼稻都在1%水平拒绝零假设,粳稻和玉米则在5%水平条件下拒绝原假设。即除中晚籼稻采用C-D函数模型估算外,其它各作物都采用Translog函数模型进行估算。并且在不考虑土地细碎化对规模报酬造成的影响情况下,冬小麦和玉米接受规模报酬不变的原假设;其它作物则在不同水平条件下拒绝了原假设,即可能存在规模报酬递增或递减的情况。
表3 C-D和Translog函数选择、规模报酬不变的F值检验结果
粮食作物 | 零假设检验H0:C-D() | 零假设检验H0:规模报酬不变[11] | |||||
F值 | 自由度df | 伴随概率 | F值 | 自由度df | 伴随概率 | ||
春小麦 | 4.1690*** | (6, 88) | 0.0010 | 2.9769** | (4, 88) | 0.0235 | |
冬小麦 | 4.1663*** | (6, 498) | 0.0004 | 0.4756 | (4, 498) | 0.7537 | |
早籼稻 | 4.1815*** | (6, 181) | 0.0006 | 3.0478** | (4, 181) | 0.0184 | |
中晚籼稻 | 1.2285 | (6, 328) | 0.2911 | 9.9801*** | (1, 334) | 0.0017 | |
粳稻 | 2.5120** | (6, 110) | 0.0369 | 2.0865* | (4, 120) | 0.0867 | |
玉米 | 2.1539** | (6, 545) | 0.0460 | 1.3170 | (4, 545) | 0.2624 |
注:*、**、***分别表示在10%、5%、1%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
对于各粮食作物效率函数的选择(采用线性抑或半对数形式)则借助于调整的R2及似然值的大小决定,具体结果见下表4所示。可以看到,对应于不同效率函数的决定系数值都比较接近。也就是说,这里选用线性或是半对数线性函数的形式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但从似然值比较中可以发现,采用线性函数形式明显优于采用半对数线性形式。根据这两个标准,各粮食作物皆取线性函数形式。
对于土地细碎化效应的影响,我们对中性和非中性效应都进行了尝试,并利用零假设检验筛选出最终采用模型(1)还是模型(2)。除粳稻接受土地细碎化中性效应影响外,其它各粮食作物都普遍发现了非中性化效应。因此,粳稻采用模型(1)进行估算,其余作物则采用模型(2)进行估算。
表4 土地细碎化对数或线性模型选择、细碎效应运算结果
粮食作物 | 效率函数 | 调整R2 | 似然值 | H0:土地细碎中性效应影响 | |||
F值 | 自由度df | 伴随概率 | |||||
春小麦 | 对数线性 线性 | 0.9553 0.9566 | 30.2625 31.7039 | 5.445*** | (3, 82) | 0.0018 | |
冬小麦 | 对数线性 线性 | 0.8986 0.8993 | -157.6758 -156.0096 | 3.706** | (3, 493) | 0.0117 | |
早籼稻 | 对数线性 线性 | 0.9467 0.9503 | 110.7638 117.4031 | 4.061** | (3, 174) | 0.0081 | |
中晚籼稻 | 对数线性 线性 | 0.9526 0.9552 | 182.8504 192.2688 | 7.575*** | (3, 319) | 0.0001 | |
粳稻 | 对数线性 线性 | 0.9522 0.9526 | 70.2656 70.7893 | 0.805 | (3, 110) | 0.4938 | |
玉米 | 对数线性 线性 | 0.9603 0.9605 | -34.3567 -33.1949 | 3.321** | (3, 530) | 0.0196 |
按照上述选择步骤,模型最终的估算结果如表5所示。由于全表等式中的其他变量如地区虚拟变量和人力资本(如年龄、受教育程度)跟下文主要讨论的问题不相关,故这些参数没有在表中给出(相同处理见Lin,1992;Wan and Cheng,2001)。大部分的系数估计值在统计上是显著的,调整的R2基本都在0.9以上(见表5),方程的拟合效果较好。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关于土地细碎化的变量(LnP或P)参数为正值并且显著,这里并不是说土地越细碎,粮食产量越高。可能的原因是按照现行的公平优先于效率的农地分配原则,即根据好坏远近被平均分割给每个农户,越肥沃、灌溉条件好的土地越被分割成更多块;并且地块数P跟土地经营面积两者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即随着地块数的增加,土地面积相应增加。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导致方程多重共线性问题。除粳稻存在较为微弱的负面影响外,其余各作物对细碎化程度指标P在统计上都不显著,这可能跟模型中缺少土地质量、灌溉条件和地块距离等指标有一定关联。
表5 模型回归结果
参数 | 春小麦 | 冬小麦 | 早籼稻 | 中晚籼稻 | 粳稻 | 玉米 |
α0 | 3.1513* (1.9388) | 9.4016*** (10.6519) | 4.6519*** (2.9252) | 6.2221*** (27.9576) | 5.1947*** (4.6089) | 9.9469*** (4.6715) |
α1 | -0.4072 (-0.6005) | 2.5166*** (5.1737) | -0.1446 (-0.2433) | 0.8605*** (18.1576) | -0.0880 (-0.2335) | 2.3338*** (2.8651) |
α2 | 0.4315 (1.1548) | -0.3348 (-1.1264) | 0.4226 (1.4498) | 0.0791*** (4.3952) | 0.2565 (0.6515) | -0.6769* (-1.7247) |
α3 | 1.0528* (1.7717) | -1.2148*** (-3.7147) | 0.5734 (1.1303) | 0.0809** (2.3788) | 0.4787** (2.2172) | -1.2101(-1.6352) |
γ11 | -0.2538 (-1.5462) | 0.4241*** (2.7883) | -0.2986* (-1.8240) | — — | -0.2939** (-2.0676) | 0.3624** (2.2592) |
γ22 | -0.0598(-0.4580) | -0.0524(-0.8371) | 0.0770** (2.1145) | — — | -0.0037(-0.0422) | 0.1111** (2.1309) |
γ33 | -0.1170(-1.2936) | 0.2497*** (3.8845) | -0.0305(-0.3679) | — — | -0.0605** (-2.1278) | 0.2060(1.5496) |
γ12 | -0.0980* (-1.6903) | 0.0896** (2.2737) | -0.1141** (-2.1860) | — — | 0.1639**(2.3553) | -0.1909** (1.6800) |
γ13 | 0.1935* (1.6749) | -0.3130*** (-3.4332) | 0.1457 (1.4994) | — — | 0.1299* (1.8900) | -0.2206(-1.5570) |
γ23 | 0.1808** (2.0381) | -0.0815 (-1.0844) | 0.1024 (1.5724) | — — | -0.0695 (-1.2463) | 0.1074 (1.5901) |
β0 | 0.0400 (0.3073) | -0.1968 (-1.3334) | 0.0489 (0.6756) | 0.0149 (0.4281) | -0.0080* (-1.8119) | 0.1232 (0.8827) |
β1 | -0.0141 (-0.3761) | 0.0011 (0.0288) | 0.0306*** (2.5062) | 0.0181** (2.2322) | — — | -0.0117 (-0.3978) |
β2 | 0.0769** (2.0610) | 0.0583** (2.2943) | -0.0123*** (-2.4799) | -0.0126*** (-4.1055) | — — | -0.0284* (-1.9262) |
β3 | -0.0645*** (-3.4155) | -0.0164 (-0.7546) | -0.0112 (-0.8290) | -0.0019 (-0.3233) | — — | 0.0073 (0.2859) |
注:小括号内为t统计值;*表示在10%的水平上显著,**表示在5%的水平上显著,***表示在1%的水平上显著。
上表中部分作物α1、α2、α3对应的系数值为负,并不表示土地、劳动或资本的产出弹性为负值,由于采用Translog模型需要考虑各投入要素交叉弹性影响,具体各投入产出弹性计算公式如下所示:土地产出弹性为、劳动产出弹性为、资本产出弹性。利用表5的系数估算值和表2各变量的平均值,可以计算出各粮食作物的规模报酬系数,具体见表6。
首先,在各种生产投入要素中,耕地在所有粮食品种中均为正值且弹性系数最大,即可以认为土地仍然是农业生产中最为重要的生产资料。这个估算结果跟万广华和程恩江(1996)、Nguyen et al.(1996)、Wan and Cheng(2001)等学者同样采用农户调查数据研究所得出的结论相似。其中,粳稻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系数均为负值,这可能是由于土地对水稻的生产弹性为0.90以上,其他变量与土地高度相关,使其对水稻生产的重要性很难从土地中分离出来。这解释了为什么劳动和资本等变量有与生产经济学理论相反的结果(谭淑豪等,2006)。其余各作物的资本产出弹性系数均较为合理,与预期较为一致。劳动的边际产出在粳稻生产中为负值外,其余各粮食品种劳动弹性均为正值且较小。而这与以往的经验研究相吻合,因为在存在着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情况下,劳动力的边际产品近似为零或为负(万广华、程恩江,1996;Nguyen et al,1996)。水稻生产仍属劳动密集型,机械化水平低,劳动强度大,其亩均劳动用工(13.1个标准劳动日/亩)较小麦(10.3个标准劳动日/亩)和玉米(7.3个标准劳动日/亩)均多,而早籼稻、中晚籼稻生产分别在农村最为繁忙的春耕、秋收季节,劳动力需求的季节性决定了在农忙时农村剩余劳动力几乎不存在。
表6 各投入要素产出弹性及规模报酬系数之和
粮食作物 | 各投入要素产出弹性 | 规模报酬系数之和 | H0:规模报酬不变 | |||||
土地 | 劳动 | 资本 | F值 | 显著水平 | ||||
春小麦 | 0. 9740 | 0.0891 | 0.0515 | 1.1146*** | 3.634 | 0.0051 | ||
冬小麦 | 0.7761 | 0.0845 | 0.2619 | 1.1225*** | 5.339 | 0.0001 | ||
早籼稻 | 0.9188 | 0.0929 | 0.0754 | 1.0871*** | 3.386 | 0.0061 | ||
中晚籼稻 | 0.9429 | 0.0218 | 0.0720 | 1.0367 | 1.936 | 0.1460 | ||
粳稻* | 0.9540 | -0.0040 | -0.0076 | 0.9424*** | 4.112 | 0.0011 | ||
玉米 | 0.8094 | 0.0359 | 0.1441 | 0.9894 | 1.660 | 0.1508 | ||
注*:虽然粳稻生产按模型选择的逻辑步骤下来,得出应该采用translog模型,但算到最后各项投入要素产出弹性时,就发现土地的产出弹性为1.060,而劳动力和资本的产出弹性分别为-0.0253、-0.0388,最终的规模报酬系数为0.9959。土地产出弹性大于1显然有悖常理,故采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模型测算。
春小麦、冬小麦、早籼稻、中晚籼稻、粳稻和玉米的规模报酬系数分别为1.1146、1.1225、1.0871、1.0367、0.9424和0.9894。通过联合假设检验对规模报酬不变的原假设进行了Wald系数检验,F统计量及P值见表6。由于玉米和中晚籼稻生产弹性系数的总和与1没有显著差异,生产具有规模报酬不变的特征。春小麦、冬小麦和早籼稻规模报酬在统计上明显大于1,即存在规模报酬递增。而粳稻生产则存在规模报酬递减现象,即当土地、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都增加一倍时,产出的增加小于一倍。粗略地说,我国三种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的规模报酬系数为1.049,起码在统计上不会显著异于1这个值,即不能拒绝规模报酬不变的假定,这与万广华和程恩江(1996)、Fleisher and Liu(1992)、Wan and Cheng(2001)等学者的实证研究结果相似。
(二)生产成本模型
利用CERC/MoA调查数据库中2000年的农户调查数据,在消除异方差影响后,使用加权最小二乘法(WLS)对上式进行了估计,结果见表7。除冬小麦的现金成本模型外,其余方程调整的R2值均在0.12以上,拟合效果较好,因为对于截面数据模型而言,这已经能够说明问题。除粳稻外,土地经营规模<span color:black;"=""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12](Land or L)对单位产量生产总成本(TC)均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即越大经营规模越能带来单位产品生产成本的降低。从而证实了上述观点。其中,春小麦的规模经济效应最为显著,每增加一亩地的经营规模就能带来10.1%单位产品生产成本的降低。冬小麦、早籼稻、中晚籼稻和玉米每增加一亩地所带来成本降低效应则在2%—5%。粳稻生产由于存在规模报酬递减的情况,故扩大土地经营规模并不能带来单位产品生产成本的降低。地块数(P)则对各粮食作物生产成本影响不一,每增加一块地块,分别造成冬小麦和早籼稻单位产量生产总成本增加6.4%和2.3%。因此,在不改变土地经营规模前提下,可以通过土地整合来降低单位产品生产成本。由于地块数的增加必然导致经营面积的增加,两者存在着一定的共线性关系;春小麦、粳稻和玉米的生产成本随着地块数的增加而降低的现象也就可理解。单位产量现金支出成本(AC)与总生产成本趋势一致,只不过影响稍小些。
表7 土地细碎化、种植面积对单位产品生产成本的影响
春小麦 | 冬小麦 | 早籼稻 | ||||
lnAC | lnTC | lnAC | lnTC | lnAC | lnTC | |
P | -0.138*** (-4.009) | -0.062*** (-4.264) | 0.019 (1.045) | 0.064*** (3.782) | 0.023*** (2.965) | 0.023*** (4.123) |
Land | -0.079* (-1.811) | -0.101*** (-3.481) | -0.001 (-0.451) | -0.019* (-1.818) | -0.025** (-2.544) | -0.051*** (-6.156) |
Adjusted R2 | 0.264 | 0.532 | 0.067 | 0.156 | 0.228 | 0.302 |
中晚籼稻 | 粳稻 | 玉米 | ||||
lnAC | lnTC | lnAC | lnTC | lnAC | lnTC | |
P | 0.006 (0.834) | 0.005 (1.061) | -0.022 (-0.724) | -0.040*** (-2.302) | -0.037** (-2.134) | -0.056*** (-3.015) |
Land | -0.019** (-1.977) | -0.037*** (-4.852) | 0.001 (0.063) | 0.002 (0.118) | -0.020** (-2.438) | -0.023*** (-3.184) |
Adjusted R2 | 0.259 | 0.334 | 0.129 | 0.125 | 0.156 | 0.346 |
为了具体分析土地细碎化和经营规模如何影响各现金支出成本,回归结果如表8所示。土地经营规模对活劳动、流动资本和固定资产这三类消耗的影响是各不相同的。除粳稻外,土地经营规模的扩大都能显著带来单位产品劳动成本的降低,这一点与第二部分理论分析相同。除冬小麦与玉米外,规模的扩大都能显著降低机械和畜力支出的成本,因为随着土地规模的扩大越有利于机械化生产,而农业规模经济主要是由农业机械的大规模使用产生的。除春小麦和中晚籼稻的土地规模对单位产品化肥支出成本影响不显著外,其余作物都有显著的负影响。冬小麦、早籼稻和中晚籼稻种植面积越细碎,越能带来劳动力支出成本、化肥支出成本、机械和畜力支出成本的增加。
表8 土地细碎化、种植面积对具体各单位产品生产成本的影响
春小麦 | 冬小麦 | 早籼稻 | ||||||||
lnLC | lnMC | lnFC | lnLC | lnMC | lnFC | lnLC | lnMC | lnFC | ||
P | -0.043** (-2.60) | -0.030 (-0.67) | -0.203*** (-5.42) | 0.106*** (4.20) | 0.037 (1.36) | 0.066** (2.44) | 0.056*** (4.98) | 0.002 (0.14) | 0.048*** (4.99) | |
L | -0.149*** (-4.43) | -0.389*** (-3.71) | -0.042 (-0.59) | -0.054*** (-3.28) | 0.004 (1.12) | -0.011** (-1.99) | -0.093*** (-4.34) | -0.083*** (-3.99) | -0.038*** (-3.30) | |
中晚籼稻 | 粳稻 | 玉米 | ||||||||
lnLC | lnMC | lnFC | lnLC | lnMC | lnFC | lnLC | lnMC | lnFC | ||
P | 0.026*** (2.57) | 0.027** (2.42) | 0.016* (1.83) | -0.029 (-1.28) | -0.019 (-0.62) | -0.021 (-1.07) | -0.044** (-2.02) | 0.008 (0.16) | -0.012 (-0.59) | |
L | -0.060*** (-3.46) | -0.072*** (-3.80) | -0.008 (-0.71) | 0.038 (1.41) | -0.090*** (-3.44) | -0.191*** (-6.30) | -0.021*** (-3.68) | -0.011 (-1.16) | -0.038*** (-2.57) | |
五、 结论与政策含义
本文全面评估了各主要粮食作物规模报酬的情况和验证规模经济的存在性。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在考虑土地细碎化的影响后,玉米、中晚籼稻规模报酬不变,春小麦、冬小麦和早籼稻存在规模报酬递增,而粳稻则存在规模报酬递减,即当土地、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都增加一倍时,产出的增加小于一倍。粗略地说,小麦、水稻和玉米三种粮食作物总的规模报酬系数为1.049。从总体上来讲,我国粮食生产中几乎不存在显著的规模收益递增。增加农户的经营规模不一定能够带来更多的粮食增产。如果单纯从粮食产量考虑推进大规模土地经营的政策是不足取的,粮食的规模经营并不具备能自我运转的机制。
同时发现,除粳稻外,土地经营规模对单位产量生产总成本均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即扩大经营规模能带来单位产品生产成本的降低。其实这也证实理论分析中所指出的:即使生产处于规模报酬不变阶段,规模经济也可能存在。规模报酬递增是规模经济一个充分而非必要条件。具体而言,每增加一亩地的经营面积所带来成本降低效应则在2%~10%之间不等。其实,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成本降低与经济效益提高实质上是一致。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农业经营规模的扩大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土地稀缺促使农民追求土地收益的最大化,获取规模经济效益是农户扩大经营规模的内生动力,政府实行适度规模经营的目标之一——促进农民增收与农户自发扩大规模的目的出现了交集。
本研究的结论具有很强的政策含义,如果政府的目标函数不同,开展适度规模经营的结果就可能不同。也就是说,如果政府是为了提高农民的收入,那么开展适度规模经营是有效的;但是,如果政府为了保障粮食安全,提高粮食产量的话,那么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可能会适得其反。
参考文献
蔡昉、李周,1990:《我国农业中规模经济的存在和利用》,《当代经济科学》第2期。
樊纲,2002:《WTO对中国经济的影响》,《21世纪经济报道》,2002年1月14日。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司,2005:《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出版社。
国家统计局,2001:《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
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司,2001:《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
韩俊等,2008:《破解三农难题——30年农村改革和发展》,中国发展出版社。
胡代光、高鸿业,2000:《西方经济学大辞典》,经济科学出版社。
黄季焜、马恒运,2000:《差在经营规模上——中国主要农产品生产成本国际比较》,《国际贸易》第4期。
刘莹、黄季焜,2010:《农户多目标种植决策模型与目标权重的估计》,《经济研究》第1期。
农业部农村改革试验区办公室,1994:《从小规模均田制走向适度规模经营——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阶段性试验研究报告》,《中国农村经济》第12期。
彭克强,2009:《中国粮食生产收益及其影响因素的协整分析——以1984~2007 年稻谷、小麦、玉米为例》,《中国农村经济》第6期。
谭淑豪、Nico Heerink、曲福田,2006:《土地细碎化对中国东南部水稻小农户技术效率的影响》,《中国农业科学》39卷第12期。
万广华、程恩江,1996:《规模经济、土地细碎化与我国的粮食生产》,《中国农村观察》第3期。
许庆、田士超、徐志刚、邵挺,2008:《农地制度、土地细碎化与农民收入不平等》,《经济研究》第2期。
许庆、尹荣梁,2010:《中国农地适度规模经营问题研究综述》,《中国土地科学》24卷第4期。
许庆、尹荣梁,等,2009:《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问题研究——基于我国粮食生产的实证分析》,《农村经济文稿》第10期。
姚洋,1998:《小农与效率——评曹幸穗<旧中国苏南农家经济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第4期。
伊特韦尔、米尔盖特、纽曼,1996:《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二卷:E-J》,中译本,经济科学出版社。
俞可平,1997:《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问题——警惕强制性“两田制”对农民的剥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第6期。
张红宇,2002:《中国农村的土地制度变迁》,中国农业出版社。
张红宇,2005:《论当前农地制度创新》,《经济与管理研究》第8期。
朱希刚、钱伟曾,1989:《农户种植业规模研究》,《农业经济问题》第7期。
Carter, C. A., Chen, J. and Chu, B., 2003,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growth in China:farm level versus aggregate measurement”, China Economic Review, Vol. 14, Issue 1, PP53–71.
Cohn, C., 1992, “Returns to scale and economies of scale revisited”, Journal of Economic Education, Vol. 23, Issue 2, PP123-124.
Feder, G., Lau, L. J., Lin, J. Y. and Luo, X., 1992, “The Determinants of Farm Investment and Residential Construction in Post-Reform China”,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Vol. 41, Issue l, PP l-26.
Fleisher, B. M. and Liu. Y., 1992, “Economies of Scale, Plot Size, Human Capital, and Productivity in Chinese Agriculture”, Quarterly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Vol. 32, Issue 3, PP112-23.
Lin, J. Y., 1992, “Rural Reforms and Agricultural Growth in China”,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82, No.1, PP 34-51.
Nguyen, T., Cheng, E. and Findlay, C.,1996, “Land Fragmentation and Farm Productivity in China in the 1990s”, China Economic Review, Vol. 7, Issue 2, PP169-180.
Tan, S., Heerink, N., Kruseman, G. and Qu, F., 2008, “Do Fragmented Landholdings Have Higher Production Costs? Evidence From Rice Farmers in Northeastern Jiangxi Province, P.R. China”, China Economic Review, Vol. 19, Issue 3, PP347-358.
Truett, L. J. and Truett, D. B., 1990, “Regions of the Production Function, Returns, and Economies of Scale: Further Considerations”, Journal of Economic Education, Vol. 21, Issue 4, PP411-419.
Wan, G. H. and Cheng, E., 2001, “Effects of Land Fragmentation and Returns to Scale in the Chinese Farming Sector”, Applied Economics, Vol. 33, Issue 2, PP183-194.
Wu, H. X., 1997, “A Note on the CERU-MoA Grain Farm Household Survey in China”, China Economic Review, Vol. 7, Issue 2, PP97-104.
Wu, Z., Liu, M. and Davis, J., 2005, “Land Consolidation and Productivity in Chinese Household Crop Production”, China Economic Review, Vol. 16, Issue 1, PP28–49.
Yang, D. T., 1994, “Knowledge Spillovers and Labor Assignments of the Farm Household”, Ph.D. dissertation,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Economies of Scale,Returns to Scale and the Problem of Optimum-scale Farm Management: An 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Grain Production in China
Xu Qing Yin Rongliang Zhang Hui
(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 Fujian Investment and Development Group Co., Ltd.)
Abstract:The issues of scale of operation have been one of the hottest topics,which are concerned by the academics and policy-makers. In the paper,empirical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aking the effect of land fragmentation into account,there are almost no significant economies of scale in China’s grain production. So,the large-scale land management policy,which considered just from promoting grain output angle,is undesirable. It is also found that,except Japonica rice,the land scale management ha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impact on the total cost in production. That means the expansion of land scale could reduce the cost of production. In fact,given other conditions unchanged,due to the existence of economies of scale,cost reduction is essentially consistent with economic efficiency. So from this perspective,the expansion of the scale of agricultural operation is conducive to the promotion of farmer’s income.
Key Words: Appropriate Scale Management; Economies of Scale; Returns to Scale
JEL Classification: D24 , Q15 , R1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
电话:18201639572(秘书处) / 13901154762(秘书处)
邮箱:cnrea_2022@163.com